爱游戏老版本下载 网(www.liang3tian.com)最新报道[此消息来源于网络]。 尽管目前各国除了撤侨并未对利比亚发生的内乱做出太多反应,但是一些数字的变化,已经让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地的许多人,无法安坐在他们宽敞明亮舒适的办公室里。 105,108,113……过去10多天里,原油价格不断刷新近年来的新高,这是在2008年能源危机后头一遭。 “目前在大中东地区的动荡已经引发了世界对于石油市场的普遍担忧。”Stephen Jones,世界知名能源咨询公司Purvin & Gertz市场部副总裁对半岛电视台表达了他的担忧,“几天里原油价格的上涨度已经超过每桶5美元,媒体都将其与当下升级的危机联系起来。” 疯狂的油价 一个月前,当穆巴拉克结束了对埃及30年的统治时,国际原油价格到达了96美元一桶,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115美元。 “世界能源市场对政治体制兴趣不大,他们关注的是稳定、稳定、再稳定。”Jones很直白地指出。显然在这方面,石油商人和经纪人们与对中东局势感到兴奋的西方舆论截然不同。德意志银行首席能源经济学家Adam Sieminski指出:“目前推动石油价格的有两点:当前局势和未来预期。” 目前中东提供了全球35%的石油供应。如果更细化一点,全球每天需要8800万桶石油,其中170万桶(1.93%)来自利比亚。此外,巴林、埃及等国产油不多,但是扼守波斯湾和苏伊士运河—目前全球18%的石油需要海运通过波斯湾,美国第五舰队就在巴林设有基地,保障这条“石油生命线”。 埃及、利比亚、巴林、也门、伊朗和阿尔及利亚的石油出口约占全球需求量的1/10。世界担忧,一场自1973年石油危机、1979年伊朗革命和1990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的新恐慌可能来临。前三次都是因为政治问题导致了石油出口受到影响,从而冲击了当时的世界经济。 Paul Horsnell是英国巴克莱银行能源部门的负责人,他认为:“利比亚目前的危机可能会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比1979年伊朗危机更严重的后果。” 意大利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意大利1/3的石油和10%-15%的天然气来自利比亚。不过据路透社消息,意大利国内尚有90天的石油储备和30天的天然气储备。意大利同时也是利比亚最大的贸易国,双方2009年的贸易额高达170亿美元。 Eni是意大利最大的石油公司,政府也拥有其股份。Eni本计划在利比亚投资250亿美元,动乱爆发后,其股价一度下跌了5.1%,是2009年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目前,除了Eni外,壳牌、BP(英国石油)和挪威的Statoil等能源巨头都已经从利比亚撤出了相关人员。 不过舆论普遍认为,无论谁将来掌握了利比亚的权力,这个国家都不可能中断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尽管很多部落的意图令人捉摸不透。比如Al Suwayya部落就曾威胁,如果政府不停止对反对势力的镇压,就切断对石油出口。不过目前一些油轮依然从反对派控制的港口出发,前往有合同的地方。目前来说,利比亚原油的生产情况每天只降低了50000桶。 还有观点认为,利比亚的油田大部分在远离人口中心同时也是政治冲突中心的沙漠深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其遭受到破坏。据消息人士为半岛电视台分析,钻井台暂时没有太大的危险,不过精炼设施的安全值得关注。 高油价成为常态 在世界关注中东局势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政治危机并非这次油价飙升的唯一原因。 “目前的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能源从目前的供应来看更加全球化,过去几次石油危机往往围绕波斯湾发生。而今天拉美、西非和东欧都成为新的能源来源地。2009年时,俄罗斯已经超越沙特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而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在全球原油产量的份额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51%下降到今天的40%。 同时,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最近也发表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说,流动性泛滥、美元弱势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导致油价将持续上涨,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应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 对于傅成玉的观点,长期以来一直持有油价上涨论的林伯强也表示同意:“傅成玉的观点我基本同意。简单来说目前的油价不是涨和跌的关系,而是情况好就涨得慢一点,情况坏就是涨得快一点。”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市场需求,特别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需求,去年每天的石油需求比前年增加了270万桶,而今年又要比去年增加170万桶一天。目前各主要国家都开足了马力,唯一能提供富余产量的就是OPEC国家了。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沙特还能有近400万桶一天的富余生产力,阿联酋、科威特等加起来也有将近100万桶。这和OPEC自己宣称的能增产600万桶一天的极限差不多。 伊斯兰石油终结? 在国际舆论纷纷对油价上涨各抒己见的时候,一种声音也出现在另外一个石油大国俄罗斯,这就是“伊斯兰石油终结”的论调。 俄罗斯能源和财经研究所所长列昂尼德·格里戈里耶夫近期对媒体表示,埃及开始出现骚乱时,估计局势动荡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已经过去,非产油国的国内矛盾对石油市场没有任何实质影响。这个阶段油价暴涨,原因只是人们有恐惧心理和出现了投机。在突尼斯和埃及局势动荡时,油价有跳跃性变化,但供应并未中断。油价暴涨是因为惧怕形势更糟糕而出现的政治效应。 第二阶段是合同的正常履行开始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已经出现有一周了,损失还不大。 第三阶段还没到来,但可能出现。如果再有一个产油国进入准革命状态,整个石油开采损失在每天300万桶以下,但仍会保持市场预计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没必要使用任何战略储备。 在这种形势下,发达世界将平静地坚持到春天,对能源的需求将略有下降。第三阶段不会在最近一两个月开始。 第四阶段就可怕了,损失可能超过每天400万桶。开采量受到这样大的损失,油价不管怎样也补偿不了,更不会保持平稳。 从第五阶段开始.就是灾难了。这种情况非同小可,会波及很多国家。甚至沙特阿拉伯也可能陷入骚乱。 格里戈里耶夫认为目前的态势处于第二阶段或者准第三阶段。 俄罗斯媒体最后总结道:但积极的方面是,俄罗斯可以利用这种可能的变化调整与欧盟的关系。最近两年,自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天然气争端之后.欧盟的能源战略是不再把俄罗斯作为伙伴。“伊斯兰能源”岌岌可危,而欧盟曾经把“伊斯兰能源”看作俄罗斯能源之外的首选。“伊斯兰能源”时代可能终结,欧洲清醒的时候到了。 石油是俄罗斯重要的出口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普京下俄罗斯重新崛起”现象曾红极一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能源价格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价格高飘的福利。前几年油价一度低迷,俄罗斯经济立刻出现了一些不振的状况。所以在这个时候由俄罗斯学者提出这种观点,便颇让人觉得耐人寻味。 “我不能同意俄罗斯媒体的这个说法。首先目前的世界能源供应并没有出现真正短缺的问题,而中东在相当长时间里,还是世界主要的供应源。中东和俄罗斯不同,俄罗斯的石油等资源也需要自用,而中国因没有什么工业的需要,基本是全额出口的。除非中东爆发全方面的战争,否则这个基础是不会改变的。”对于俄罗斯媒体的伊斯兰能源终结论,林伯强持反对态度,“即便利比亚的骚乱继续扩大,并且其他产油国出现不稳定,如巴林等,对世界能源市场造成的冲击也可能只是短期的。俄罗斯提出‘伊斯兰石油时代终结’,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 爱游戏老版本下载 - www.liang3tian.com -(责任编辑:admin) |